蟒蛇歸巢創記錄 離家幾十公里仍能回家

  北京時間2014年3月21日消息,據報道,即便被帶到數十公里外,緬甸蟒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科學家首次掌握切實證據,發現大型蛇類可以自我“導航”,並且,導航距離已經遠遠超過目前已知的蛇類最長行進距離。

  緬甸蟒蛇身長超過3米,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類之一。20年前,幾條緬甸蟒被主人遺棄,它們一路穿行佛羅里達埃弗格萊茲國家公園,捕食當地物種,“旅行”了相當長的距離。

  北加州戴維遜學院的香農·皮特曼(Shannon Pittman)表示:“即便被帶到距離捕獲地點21-36公里外,成年緬甸蟒也能自己回到原地。”

  皮特曼和她的同事捕捉了12條蟒蛇,並在蛇身上安置了高頻標籤。他們把六條在捕獲地釋放,將另外六條轉移到距離捕獲地很遠的地方釋放。

  其中五條緬甸蟒爬行5公里回到了捕獲地,餘下的一條也找對了方向。在遠處被放生的緬甸蟒都能夠向著目的地前進,基本沒有偏離正確路線超過22度。它們各自堅持了94到296天。對比而言,近距離放生的緬甸蟒移動路線隨機。另外,近距離放生的緬甸蟒平均每天爬行100米,遠距離放生的緬甸蟒平均每天爬行300米。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遷徙專家沃爾夫岡·維爾奇科(Wolfgang Wiltschko) 稱:“以前確實有證據表明蛇類有‘找到回家的路’的能力,但這麼遠的距離還是頭一次。”維爾奇科並未參與本次研究。

  皮特曼還提到:“被放置在遠處導航回家,一是需要地圖感確定位置是否與家相關,二是需要羅盤感,確保移動的方向朝著家的方向。”

  但是,尚不清楚蟒蛇是從哪裡獲取到這些信息的。皮特曼表示,地圖感可能與嗅覺、地球磁場有關。“至於羅盤感,可能與磁場、天體、嗅覺或極光任何可以被爬行動物利用的信息有關。”

  皮特曼補充道,歸巢機制讓緬甸蟒找到家的範圍,並能冒險到更遠的地方覓食。它們總能回到安全的區域。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