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瑞士和美國科學家聯合研究發現,北美洲多種鳥類在近半個世紀內體重下降,翼長變短。
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或為鳥類體型變小誘因。不過,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表明這一變化對鳥類有害。
生物學中有一條貝格曼定律,即在氣候較暖的環境中,動物體型趨向於變小。
這一定律通常適用於棲息範圍跨越多個緯度或經度的物種。譬如說,與棲息在低緯度地區或低地中的動物個體相比,棲息在高緯度地區或氣溫較低高山區的個體體型略大。
北美洲多種鳥類在近半個世紀內體重下降,翼長變短
據悉,1961年至2007年間,數以百萬計的鳥曾在隸屬卡內基博物館的一處觀察點停留。研究人員測量了抓捕到的48.6萬隻鳥的體重,同時記錄它們的翼長,即鳥類腕骨和初級飛羽末端之間的距離。
研究人員在查閱鳥類記錄後發現,46年間,83種春季遷徙鳥類中,60種體重變輕、羽翼變短;秋季遷徙的75種鳥類中,體型變小的鳥類達66種;夏季遷徙的65種鳥類中有51種體型變小;26種冬季遷徙鳥類中,20種體型發生類似變化。
北美鳥類遵循貝格曼定律,身體變小以適應全球變暖
數據顯示,這些鳥類的體重降幅不大。春季遷徙鳥類體重平均僅下降1.3%,也就是說,一隻10克重的林鶯體重減少約130毫克。也有部分鳥類體重“縮水”程度相對較大,如玫瑰胸白翅斑雀體重下降大約4%,肯塔基鶯與猩紅比藍雀體重分別減少3.3%和2.3%。
研究表明,北美鳥類遵循貝格曼定律,身體變小以適應全球變暖。鳥類體型大小發生變化似乎是為了適應新的氣候條件,然而從進化的角度看,可能是它們的平均適合度,即存活能力在下降。
范布斯柯克指出,其他研究證明,一些物種將因體型變小受益,另外一些則可能遭遇威脅。
生物學家最初認為這是因為體表面積與體積比例較大有助於鳥類在較暖氣候下生存。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體型變小可能是它們基於受氣溫影響的食物鏈情況和新陳代謝速率發生變化而作出的反應。
研究人員說,要進一步確定這種進化趨勢以及其它動物是否也有類似傾向,仍需大量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