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廣泛分佈於地球中,但由於它的不穩定性和變價性,總是以化合物狀態存在著,之前人們在自然界中還未發現有金屬鈾。
金屬鈾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帶領的研究團隊採用光電能譜方法,對產於我國典型熱液型鈾礦床中瀝青鈾礦的成分和價態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瀝青鈾礦中鈾不僅有四價和六價形式,還以金屬鈾(零價)形式存在。
金屬鈾(放大圖)
熱液型鈾礦床中鈾來自地球深部,由於地球內部的強還原環境,鈾在地球內部以金屬態或低價態形式存在。
當成礦流體將鈾帶至近地表時,由於氧逸度不斷提高,其中大部分鈾與氧結合成四價或六價化合物,只有部分鈾仍然保持金屬態。李子穎認為,通過零價、四價或六價鈾在熱液鈾礦床礦石中所佔的比例,可以反映礦石形成的深度。
天然金屬鈾
這一重大發現為揭示熱液鈾成礦作用本質機理和控礦要素提供了關鍵性依據,且具有重要實際價值。
整合多家媒體集合報道 金屬鈾 的發現
此次研究的瀝青鈾礦樣品采自我國著名貴東330鈾礦床和諸廣302鈾礦床。兩礦床均產於廣東省北部,屬於重要的南嶺鈾成礦帶。光電能譜方法是重要的表面分析技術,不僅能探測物質表面的化學組成,而且可以確定元素的化學價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