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科學家們正在研發一款可將人類送至火星而不需補充能源的等離子引擎。
此前NASA正在使用被稱為“霍爾推進器”的等離子引擎軌道航天器的運行,在未來有可能為飛行器的整個太空航程提供能源。
霍爾推進器噴射速度達45,000 英里每小時的離子流,比常規化學燃料火箭少 100 萬倍。
霍爾推進器噴射速度達45,000 英里每小時的離子流
2012年,波音公司設計的全電衛星計劃進入開發,如果使用核動力技術製造全電推進器,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隨心所欲抵達太陽系任何一個角落,利用加速帶電粒子產生推力被認識是碟形飛行器初級動力之一。
全電衛星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節省燃料存儲的空間,航天器發送可以攜帶大量的物資執行空間飛行任務。
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現在製造出的霍爾推進器的使用壽命大約為 10000 小時,壽命是太短,對於大多數的空間探索,需要至少支撐50000小時。
為了延長霍爾推進器的使用壽命,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小組近日宣稱他們正在研究製造無壁推進器。
傳統的霍爾推進器工作時需要在在磁場和電場中產生一種低壓的等離子體,並在強電場作用下將離子加速噴出,通過反作用力推動衛星進行姿態調整或者軌道轉移任務。
ICARE CNRS 實驗室的Julien Vaudolon表示,傳統霍爾推進器的主要缺點是噴射通道管壁材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放電性能、執行時間。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小組宣稱他們正在研製無壁推進器
決定管壁材料性能的主要是二次電子發射效應,當具有一定能量或速度的電子轟擊金屬表面時,會引起電子從被轟擊的金屬表面發射出來,這種現象稱為二次電子發射。
決定管壁材料性能的主要是二次電子發射效應
高能離子持續轟擊噴射壁牆會縮短推進器的壽命,而無壁霍爾推進器可以克服這些問題。
去年,團隊開發了基於經典改良出的小型無壁霍爾推進器原型機,無壁推進器可以讓科學家更清楚的瞭解噴射的具體過程。
他們初次嘗試後發現小型推進器性能極低,研究分析發現磁場線與推進器軸交叉了。
其後,團隊改進了原型——通過將磁勢壘旋轉 90 度,達到離子以與軸線平行的角度注入磁場。
團隊開發了基於經典改良出的小型無壁霍爾推進器原型機
發展無壁霍爾推進器的主要困難在於模擬等離子體與腔壁之間的相互作用。
利用加速帶電粒子產生推力被認識是碟形飛行器初級動力之一
無壁設計會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解決方案,可能會讓未來的設計模擬變得更加可行和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