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科幻小說十大發明:潛艇到直升機

  科學幻想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代名詞,更不是胡說八道。科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在科學基礎上展開合理想像。所以,若干年後,人們發現,科幻作品中的很多新奇的玩意兒竟然變成了現實。比如,手機,再比如直升機,這些東西的發明其實都是從《星際迷航》和《世界大戰》等科幻作品中找到的靈感。以下是受科幻小說啟發產生的十大發明

  1.潛艇

  在潛艇設計的早期試驗中,“舡魚(Argonaut)”號有3個輪子,以便能在河、湖或者海洋底部前行。然而這種設計並未取得成功。

  美國發明家西蒙-萊克被譽為“現代潛艇之父”,他在1870年閱讀了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二萬里》後,從此迷上了海底旅行和探險。

舡魚(Argonaut)號

  萊克的新發明包括壓載艙、潛水艙和潛望鏡。他的公司於1898年製造了第一艘在公海成功航行的潛艇“舡魚(Argonaut)”號,並收到凡爾納的賀信。

  2.直升機

  埃格-西科斯基製造的“VS-300”是第一架取得成功的直升機,它於1939年9月14日完成劃時代的吊飛

  雖然儒勒-凡爾納最著名的虛構作品可能是潛艇“鸚鵡螺(Nautilus)”號,但是這位法國作家還對航空旅行的未來進行了大膽設想。

  現代直升機的發明者埃格-西科斯基是在他小時候讀過的這位著名科幻作家的書《征服者羅比爾(Clipper of the Clouds)》的啟發下,發明了直升機。

埃格-西科斯基製造的VS-300

  西科斯基經常援引凡爾納的話說:“一個人能夠想像出來的東西,另一個人都能把它變成現實。”

  3.火箭

  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哥達德製成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並於1926年3月16日成功發射升空。

  他是在閱讀了1898年報紙連載的H.G-韋爾斯描寫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後,開始迷戀上太空飛行的。

羅伯特-哥達德站在射擊控制板一旁,從他的發射控制室觀察發射地點

  後來哥達德回憶,星際飛行的想法“引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4.原子能

  1914年,H.G-韋爾斯推出科幻小說《解放全世界》,設想1933年出現“人造”原子能,隨後發生一場毀滅性的世界大戰,最終出現一個愛好和平的全球政府。

  物理學家利奧-西拉特1932年讀了這本書,這幫助他在1933年解決了產生核鏈式反應所面臨的一個問題。

 原子能

  同一本書還促使西拉特在二戰後積極從事控制武器和國際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動。

  5.作戰信息中心

  偵察和交戰演練期間,操作專家、水兵新手亞歷山大-拉姆普夫在美國兩棲攻擊艦“埃塞克斯”號上的戰鬥信息中心監控一個雷達控制台

  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德華-艾默-史密斯的科幻小說《透鏡人(Lensmen)》愉悅了讀者,該書敘述了未來銀河巡航的冒險經歷。

  作戰信息中心

  科幻小說編輯詹姆士-坎貝爾在1947年的一封信裡告訴史密斯,他的系列小說描寫的指揮船“Directrix”讓一位美國海軍官員很受啟發,提出了“軍艦作戰信息中心”的概念。

  6.瓦爾多

  1942年,著名科幻作家羅伯特-海因萊因推出一部描寫體弱多病的發明家瓦爾多-瓊斯的短篇小說,他發明了遙控機械手。

 

兩名技術人員在整修機械臂期間身穿加壓防污套裝

       20世紀40年代中期為核工業發明的真實的機械臂被命名為“瓦爾多”,這是為了向海因萊因的創新性想法表示敬意。

  7.手機

  摩托羅拉公司的產品研發部門負責人馬丁-庫珀認為,是《星際迷航》裡的發報機促使他在20世紀70年代初設計了第一部手機。

《鳥籠》中的倫納德-尼莫伊

       庫珀說:“對我來說那並不白日夢,而是一個奮鬥的目標。”

  8.泰瑟電擊槍

  泰瑟槍系統公司總裁、泰瑟槍的發明者約翰-科沃爾手握一把這種非致命器具,這與發生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起搶劫案使用的武器一樣

  20世紀初最著名的一個文學人物是湯姆-斯威夫特,他是一位天才發明家,是一系列青少年科幻小說的主角。

泰瑟電擊槍

  美國宇航局的物理學家傑克-卡沃是湯姆-斯威夫特的忠實粉絲,泰瑟槍“Taser”是斯威夫特的虛構發明之一,而“Taser”是“Thomas A. Swift’s Electric Rifle(托馬斯-斯威夫特的電步槍)”的首字母縮寫。

  後來,傑克-卡沃果真發明了泰瑟槍。

  9.QuickTime

  蘋果公司的科學家史蒂夫-帕爾默表示,他在看過《星際迷航:下一代》的故事情節後突發奇想,產生了設計創新性多媒體程序QuickTime的想法。

 電腦屏幕上顯示的1984年影片《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裡的威廉-沙特納

  《星際迷航:下一代》有一個情節:一個角色正在用他的電腦欣賞多個音樂曲目。

  10.第二人生(Second Life)

  尼爾-斯蒂芬森1992年推出的科幻小說《雪崩》詳細描寫了在線“虛擬實境(Metaverse)”,在虛擬實境裡,一個人可以通過“化身(avatars)”與另一個人互動。

 虛擬城堡

  紅極一時的社交網“第二人生”的發明人菲利普-羅斯戴爾從大學開始在心裡盤算虛擬世界的想法,他認為《雪崩》“為這樣一種虛擬世界在不久的將來的樣子描繪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我發現這很令人興奮。”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