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正在開發一種智能機器人手臂,可以在空間站上擔任交通樞紐。
DARPA的戰術技術辦公室副主任、前NASA宇航員帕姆梅爾羅伊認為這是一種空間能力,不僅是一個整體式衛星的幾種功能,而能夠執行的多種軌道任務,比如交通運輸、維修、加油等,其延伸方向是軌道上的多功能交通樞紐。
在3.6萬公里的軌道上,我們將建造一座港口,幾乎與地球自轉同步,懸停在這個星球的某個地方上空。
我們將建造一座港口,幾乎與地球自轉同步
相比較而言,近地軌道高度為300至600公里左右,也是目前國際空間站運行的高度,這裡的軌道環境可能不太樂觀,遭遇太空垃圾的危險比同步軌道要大。
同步軌道也更加穩定,幾乎沒有大氣阻力的作用
同時同步軌道也更加穩定,幾乎沒有大氣阻力的作用,因此航天器能夠處於一個比較安全穩定的軌道環境中。
如果運行的近地軌道上的航天器不提升軌道,那麼25年左右的時間就會落回地球,而同步軌道運行的航天器,可以不用提升軌道,至少保持運行100萬年。
聽起來同步軌道是用來安置交通樞紐基礎設施的地方,因為它更加穩定,但是輻射環境可能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同步軌道3.6萬公里的高度接近地月距離的十分之一,因此輻射水平也較高。
同步軌道3.6萬公里的高度接近地月距離的十分之一
脫離了地球的保護後,宇航員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時間活動,因此自動機器人就是一個唯一的選擇。
宇航員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時間活動
先進的機器人手臂類似於國際空間站上使用的機械臂,但自動化和安全性程度更高。
目前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正在開發這樣的機械臂,目的是建立一個軌道交通樞紐,覆蓋範圍從近地軌道到同步軌道,甚至具有超越地球軌道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