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不等於現實 機器人或難聽懂你的話

  你喜歡看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吧!那你一定對機器人不陌生,在這些作品裡,機器人無所不能,聽懂人說話那就是最基本的能力。但是,現實中,機器人真的能聽懂人說話嗎?如何讓機器人理解人的語言?今天讓我們聽聽科幻作家夏笳是如何為我們解讀的吧!

  1.機器人在科幻與現實中差距有多大?

  很多科幻作品裡的AI(人工智能)都可以具有人類的情感、意志和思想。這些AI或者善良而忠誠,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或者冷酷無情,對人類充滿惡意。這些類型似乎變成了一種套路,難以出新。其實,在當前的AI研究領域,依舊存在著許多人類可以輕鬆做到而機器卻很難做到的事情。

很多科幻作品裡的AI(人工智能)都可以具有人類的情感、意志和思想

  2.如何才能真正反映AI的智能水平?

  譬如說,在2013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來自多倫多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赫科特·勒維克發表了一篇論文,對著名的“圖靈測試”提出了批評和挑戰。

  他認為類似這樣的人機博弈其實並不能真正反映AI的智能水平。對於AI來說,真正構成挑戰的是這樣的問題:

人機博弈其實並不能真正反映AI的智能水平

  凱特對安娜說“謝謝”,因為她溫暖的擁抱讓她感覺好多了。——是誰感覺好多了?

  A、凱特        B、安娜

  類似這樣的問題,都是根據一種名為“代詞回指”的語言現象設計的。要判斷“她”究竟是指代誰,需要的不是語法書或者百科辭典,而是常識。

  這些問題涉及人類語言和社會交往的本質。恰恰是在這些方面,目前AI還遠遠無法和人類相比。

  3.製造能正確“理解”人類語言的機器人有多難?

  這樣的問題意味著,製造一台能與人類下棋的機器人很容易,而想要製造一台能正確“理解”人類語言的機器人卻很難。

  儘管今天,我們已經有了類似Siri這樣的智能語音軟件,能夠回答人類提出的許多問題。然而,這些問題的答案要麼可以在網絡上檢索到,要麼是由程序開發者“教”給它的。

  如果你問Siri一個簡單卻冷僻的問題,譬如“短吻鱷能參加百米跨欄嗎?”,那麼它恐怕只能給你一堆與短吻鱷或者百米跨欄相關的搜索結果。

想要製造一台能正確“理解”人類語言的機器人卻很難

  4.如何讓機器人理解人類的語言?

  如何讓機器人理解人類的語言,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是值得在科幻小說裡被討論的。

  在我的作品《黑屋》中,設想了一種具有語言學習能力的機器玩具:“這些憨態可掬的小海豹是一家國內實驗室設計的人工智能玩具,它們可以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從零基礎開始學人說話,並在三個月至半年後達到大約五歲小孩子的語言水平。”

人和機器人之間的關係也要靠交流來建立和維繫

  “接下來,你就可以訓練小海豹成為你專屬的智能語音助手,幫你管理房屋、交通、購物、通信以及其他各種大小雜務事。”

  “最妙的是,小海豹的學習能力可以讓它聽懂各種冷僻的方言和小語種,並實現最大限度的個性化。”

  在這些故事裡,機器人並不僅僅是人類的工具。如果你想要小海豹為你服務,那麼首先需要付出耐心去教它說話。就像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要靠交流來建立和維繫一樣,人和機器之間也同樣如此。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