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收到外星人回信 NASA緊急關閉應答

  奇怪的無線電波再次被NASA發現,來自澳大利亞Parkes射電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神秘信號來自銀河系之外,至少五個存在規律的無線電脈衝。

  注意,這不是脈衝星,NASA宇宙學家沃斯特-斯卡迪指出奇怪的信號發生幾毫秒,五個信號中有四個是單脈衝模式,其中一個為雙脈衝,反饋到射電望遠鏡上可以讀出一些特殊的字符。

  我們目前還不清楚這些信號是否是宇宙中某種天體形成的,至少這是我們沒有見過的現象。

奇怪的無線電波再次被NASA發現

  理論天文學家指出如果這不是文明信號,就是一種從沒有發現的快速無線電脈衝,到目前為止, 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只有11被記錄下來。

  澳大利亞Parkes射電望遠鏡科學家發現它們都來自銀河系之外,也就是說不屬於銀河系,在河外星系中。

奇怪的無線電波來自銀河系之外

  斯溫伯爾大學的艾米麗彼托夫認為,這種模式可能會導致一個重要的發現,就像我們當初發現小綠人那樣,最終被證明為是一種脈衝星。

  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我們知道它肯定很吸引人,規律的無線電脈衝不是隨機的,而且發射過程也很短暫,不僅讓我們很難發現,也很難模仿。

  科學家相信他們來自銀河系數十億光年以外的深空,每個峰值間隔為2.4毫秒,之後就消失了。

  目前的許多宇宙信號模型都無法解釋它們的存在,比如中子星合併、脈衝星雙星等都不適用。

目前的許多宇宙信號模型都無法解釋它們的存在

  有些科學家還倒查了是否是望遠鏡的問題,或者是微波爐的故障,但最後的結論都不是這樣。

  最新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在2007年,一個無線電信號被天文學家洛瑞莫鄧肯和他的團隊發現,俄亥俄州立大學巨耳射電望遠鏡發現它們來自地球之外,不是地球上的無線電干擾。

這種信號可能就是外星人飛船之間的短暫脈衝通訊

  目前為止包括發光的恆星,白矮星,中子星碰撞等理論都無法解釋它,目前NASA科學家正繼續觀測,試圖確定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在真相出現之前,我們無法排除任何一種可能,其中一種可能就是外星人飛船之間的短暫脈衝通訊。

  為何人類在沒收到疑似這種聯繫的時候到處尋找外星人,然而一旦真有可能被聯繫了卻又“關機”呢?其實在此前人類主動發出信號的行為已經遭到質疑、反對甚至是譴責

  據美國媒體報道,此前美國一個民間組織決定不再被動地等待地外文明的信號,發起名為“孤獨信號”的項目,主動連續向太空發送無線信號,期待“外星人”回應。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呢?如今,地球暴露了,是福還是禍?

  不過,這個大膽的計劃隨即引發極大爭議。包括物理學家霍金在內的很多人認為,這種行為很危險,所帶來的後果是未知的,很可能威脅到地球安全。

  過去數十年,人類一直試圖尋找地外文明,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曾多次向外太空發送信號(METI),但一直未能得到確切回復。

過去數十年,人類一直試圖尋找地外文明

  而“孤獨信號”項目與之前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世界上首個連續性集合式METI(Messaging to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縮寫,即向地外文明發送信息)計劃。

  17日,“孤獨信號”官網正式上線,並在18日發出第一批無線信號,其中一條是美國預言家雷·庫茲韋爾編寫的。

發送的信息主要是文字和照片

  庫茲韋爾寫道:“來自奇點大學(美國一所致力於培養未來科學家的學校)的問候。當你收到這條信息時,科技已足以讓我們互相瞭解和交流。”

  據悉,“孤獨信號”與以往的項目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任何人只要在“孤獨信號”網站註冊並支付一定費用,就可將自己編寫的信息發送到太空。

  據悉,發送的信息主要是文字和照片。第一條文字信息是免費的,此後每條文字信息收費1個“信用幣”(四個“信用幣”價格是0.99美元),照片則花費3個“信用幣”.

  據報道,發送的無線信號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網友在網上留下的文字信息或照片,另一部分是用二進制編碼編寫的有關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地球的相關介紹等。

  第一條信息將在18年後抵達

  當然,發往外太空的信息可沒有像發短信那麼簡單。為此,“孤獨信號”項目特意租借了加州詹姆斯堡通訊衛星地面站(註:建於1968年,後被私人企業收購)30年,通過地面站的大功率天線向太空發送無線信號。

初步階段“孤獨信號”項目發射目標是紅矮星Gliese 526

  據悉,初步階段“孤獨信號”項目發射目標是紅矮星Gliese 526,未來將考慮其他目標。紅矮星Gliese 526是宇宙中的另一恆星系統,距離地球大約18光年(光年一般被用於衡量天體間的距離,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離)。

科學家認為Gliese 526存在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概率相對較大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 Gliese 526中存在行星,但是科學家認為它存在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概率相對較大。

  無線信號的速度與光速相仿,這意味著,第一批到達紅矮星Gliese 526的信號將在18年後到達。也就是說,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以及地外文明是否會發現地球,這個結果至少要在18年後才能揭曉。

  地球暴露了,是福還是禍?

  雖然自從人類開始利用電磁波通訊以來,地球上的無線信號已向太空洩露了大量電磁信息,但這些信息非常微弱。

  而像“孤獨信號”項目這樣有針對性地連續向太空發送信號還屬首次。自古以來,探索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很多人擔心,這將使地球徹底暴露位置從而危及整個人類的生存。

  “孤獨信號”項目主要負責人雅各布認為,地球每天釋放大量無線信號,雖然微弱,但這足以證明,人類的存在在宇宙中應該已不是秘密。

人類的存在在宇宙中應該已不是秘密

  但物理學家霍金說,人類主動接觸地外生物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友好。

人類主動接觸地外生物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友好

  在微博上,很多網友也站在霍金一邊。有網友說,宇宙中也許存在“外星人”,我們之所以找不到,是因為他們都藏了起來,但這次人類主動把自己暴露在宇宙中,是福是禍,無從得知。還有人直接提出,這種做法完全違反“黑暗森林”宇宙生存法則。

  這個法則認為,宇宙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

  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的位置暴露了,極有可能被消滅。

  也許這便是NASA關閉應答模式的原因所在吧。

  話說回來,NASA此次接收到的信號已並非人類第一次遭遇了。SETI,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當前全球最大的地外文明搜索機構,旗下的卡爾-薩根宇宙生命研究中心前不久發現了一系列的神秘信號,該中心的負責人娜塔莉博士稱發現了10個神秘脈衝信號,這些信號還有一個特點,色散量是187.5的倍數,於是新一輪的大猜想由此爆發!

  如果說這是一顆脈衝星,那好,目前脈衝星理論中找不到這樣週期的信號,也就是說假裝它是一顆脈衝星,也是一顆新型脈衝星。測距結果發現,它們都距離我們數十億光年以上,如果沒有所謂的蟲洞,那就別想過去了。

  需要指出的是,這10個信號已經經過了微波爐篩查,確定不是來自微波爐,而且太陽系之外。因此有SETI科學家指出,這是潛在的外星文明信號,或許它們之間正在通信。說到通信,還發生了一切神秘的事件,時間是1977年,美國天文學家傑裡-埃赫曼使用Big Ear射電望遠鏡時在人馬座方向上發現了詭異的信號。

傑裡-埃赫曼使用Big Ear射電望遠鏡時在人馬座方向上發現了詭異的信號

  為什麼說是詭異,原因在於其頻率為1420兆赫茲,1420!這時當前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最有可能的第一種電波語言!因為該頻率正好處於中性氫的頻率上,由於氫作為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如果大家都用這個頻率,能夠進行星際間的聯繫。

  這就像阿拉伯數字,全世界的叫法不同,但寫出來大家都認得。宇宙間的聯繫也是這樣,除了頻率上按中性氫發射頻率走,也可以使用數理符號、也可以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來告訴對方我有多牛。1420兆赫茲的信號已經過去近40年了,目前仍然沒有下文,有史以來僅出現過一次,或許那真的是外星文明之間的一次聯絡,碰巧被我們發現了。

或許那真的是外星文明之間的一次聯絡,碰巧被我們發現了

  卡爾-薩根宇宙生命研究中心前不久發現的10個信號被認為來自脈衝星,目前仍然處於觀測階段,是否真的是脈衝星,還沒有個結論。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帕克斯射電望遠鏡在2007年也發現了40多個比較有規律的信號,都處於銀河系之外,被稱為快速射電暴,脈衝很短,頻率從高頻一直降到低頻,其背後對應的可能又是某種天體行為。在科學家眼中,這可能也是潛在的外星文明信號。

  在外星信號的監聽中,比較集中的發現為M13星團,這裡恆星數量非常龐大,保守估計50萬顆以上,年齡也足夠長,更重要的是距離我們近2萬光年,是北半球中最亮的球狀星團,科學家使用射電望遠鏡向其發送地球文明信號。

  宇宙空間真實存在的5大神秘太空信號!

  第五名 洛裡默爆發

  在天文學家分析了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所採集的數據後,於2007年首次發現所謂的“洛裡默爆發”。研究小組檢測到一段持續5毫秒的高強度電暴,這段錄製於2001年的電波來自數十億光年外的神秘源頭,分析結果顯示最高頻率最先抵達,這表明信號捕獲前穿越了銀河系以外的星際介質。

  該信號起初被認為來自地球,而沒受到重視,但在2013年,研究人員宣稱發現了4段相似的射電脈衝。其放射源頭位於50至110億光年以外,而信號產生時所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太陽4個月釋放的總量。雖然源頭依然未知,但根據光線傳播時間理論,這些信號可能來自於類似中子星的緻密星體或其附近,又或者是磁星的超級耀斑。

洛裡默爆發

  第四名 消失的宇航員

  1961年4月12號,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號載人飛船,完成了繞地飛行,從而成為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但有些人稱加加林只能算是首位生還的宇航員,還有些宇航員在太空發射中一去不返。

消失的宇航員

  該理論有朱迪卡和科爾德兩兄弟製作的錄音作為支持,他們是一對來自意大利的業餘無限電通訊員。這對兄弟聲稱收聽到了來自蘇聯秘密航天任務的無線電通信,似乎是說一名女性宇航員在返回大氣時失事。他們還聽到了來自受困飛船的微弱求救信號,隨著飛船逐漸遠離地球,信號變得愈來愈弱,而事故發生在加加林正式飛行的4個月前。

  第三名 宇宙巨響

  當將絕對輻射計懸掛在高飛的氣球上,在高空搜尋來自宇宙第一代恆星的微弱熱量信號時。這種用於宇宙學,天體物理學以及漫輻射的儀器,探測到了神秘而洪亮的宇宙射頻噪聲。

  這個來自遙遠的宇宙邊緣的信號,比預計的要響亮得多,測量結果顯示它的信號強度,是宇宙中所有已知射電信號總和的六倍。儘管天文學家已經排除了已知的射電源,比如原恆星和射電星系,但該信號的源頭仍然未知。

宇宙巨響

  第二名 射電源 SHGb02+14a

  在2003年SETI計劃的天文學家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對準了200個地外玩命的最佳候選信號,所有信號中只有SHGb02+14a這一信號重現了。

射電源 SHGb02+14a

  該信號在約1420兆赫茲的頻率探測到3次,而這正好是氫氣吸收和輻射能量的主頻率之一,同時也是電磁波譜中外星人廣播的可能頻段。SHGb02+14a被定位於雙魚座和白羊座之間,距其源頭1000光年內不存在任何星體,而它的真正源頭還有待發現。

  第一名 “哇”信號

  1977年8月15日,一項在大耳朵射電望遠鏡的SETI計劃在人馬座x星團附近探測到一段強烈的窄頻射電信號。

  信號的發現者傑瑞.伊曼圈點了信號的電腦打印圖,並在頁邊寫下“哇!”

“wow”信號

  打印圖上的每個數字代表著從0到35到射電信號強度,當信號強度超過9時用字母表示,在持續72秒的探測時間內,信號逐漸增強,並在字母U處達到峰值,比外太空噪聲強度高整整30倍,信號頻段非常集中,且極為接近1420兆赫茲的頻率,因為它被認為是最有可能來自外星智能的信號。

信號的發現者傑瑞.伊曼圈點了信號的電腦打印圖,並在頁邊寫下“WOW!”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