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血戰長阪坡趙雲為他七進七出,險失大將劉備差點摔了他,諸葛亮輔佐不成他把劉備家當給丟光了,他是蜀漢後主劉禪,小名阿斗。對於這位阿斗,人們給的評價通常是扶不起來,平庸昏聵,碌碌無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司馬昭請吃飯,那句樂不思蜀更是貽笑大方,但是這四個字說的可是很值,殺傷力十足報了國仇家恨。
對於這位阿斗,人們給的評價通常是扶不起來
《三國演義》: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一次司馬昭開宴會請劉禪和蜀國舊臣,吃的正樂呵,司馬昭不懷好意的安排了個蜀國舞蹈,一幫老臣哭的稀里嘩啦,可劉禪不為所動,品頭論足,津津有味。
“此間樂,不思蜀”
司馬昭瞧著挺有意思,果真沒心沒肺?待我試試他。
“劉老弟,想家不?”劉禪看的正過癮,啥?愣過神來 “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昭一聽,樂了:無情至此,難怪諸葛亮這位大牛都扶不起來。
旁邊蜀國舊臣看不下去了,教了劉禪一手還被這位主子給賣了,“此正郤正所教”,一副表情帝,司馬昭高興壞了,憨態可憎,卻也誠實。
劉禪也跟著樂,樂著樂著,大招出來了,
司馬昭笑岔氣,氣絕而亡,劉禪一副詭異表情無辜樣,終於報仇了?
《三國演義》是演義小說,司馬昭開宴會請吃飯是真,卻沒中這記大招,壽終正寢,無十四歲病死。劉禪無報國仇家恨之事,那麼歷史上他果真那麼不堪麼?
司馬昭開宴會請吃飯是真,卻沒中這記大招,壽終正寢
諸葛亮對劉禪有過一段評價,劉備給劉禪的遺詔中曾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意思是諸葛亮誇他這個兒子聰明智商高,諸葛亮人品端正並非阿諛奉承之輩,這話還是可信的。
在諸葛亮看來,劉禪並不是平庸之輩
甚至給朋友寫信,孔明也認為劉禪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在諸葛亮看來,劉禪並不是平庸之輩。
劉禪十七歲即位,劉備臨終交代什麼事兒都按丞相說的辦。諸葛亮大權獨攬,帶兵征戰還對劉禪不放心,不忘派心腹董元做臨時監護人。
劉禪十七歲即位,劉備臨終交代什麼事兒都按丞相說的辦
對於北伐,劉禪也是誠心提建議:相父南征,遠涉艱難,剛回來又去北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得注意啊。諸葛亮拍板北伐繼續,劉禪還是全力支持。
劉禪寬宏大量,對於其他臣子也是很少動刀
諸葛亮病死,一個叫李邈的自以為抓住了聖意,迎合劉禪說諸葛亮死的及時,不然早晚會圖謀不軌,劉禪直接把他下獄處死。對於諸葛亮生前用人不當,劉禪寬宏大量,對於其他臣子也是很少動刀。
魏延造反卻誣陷楊儀,劉禪一針見血:“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一干人,為何燒絕棧道?”即使魏延被殺,劉禪也沒有一竿子把他打死,念前功下葬。
廢除丞相制度,費禕主管政務,蔣琬主管軍事,二人權利相互交叉,相互牽制又各有側重。費禕蔣琬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不輕易動武,一度使蜀國保持比較穩定的局面。
諸葛亮死後,劉禪還是做了29年皇帝
劉禪從公元223年登基,263年降魏,稱帝在位41年,是三國時期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即使諸葛亮死後,劉禪還是做了29年皇帝,在當時兵荒馬亂割據稱雄的時代環境下,很難說是全憑諸葛武侯的功勞,沒有一定才智是做不到的。
至於魏軍攻城,劉禪選擇投降,雖然背上了賣國的惡名,卻保住了本國子民的性命,免於戰爭的塗炭。後來在洛陽宴會上的樂不思蜀四個字也打消了司馬昭的疑慮,保住了身家性命。
劉禪之後做了八年的安樂公壽終正寢
當年劉禪父親劉備被曹操請來青梅煮酒論英雄,被曹操一語點破心機,還是裝傻充愣說自己膽小怕雷電,矇混過關保全了性命。
同樣是投降後宣佈退位的皇帝,劉禪之後做了八年的安樂公壽終正寢,東吳的孫皓卻被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賜毒酒殺死,如果劉禪真是平庸無能之輩,那他的運氣也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