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世界發展十大人物:有中國人嗎?

  影響世界發展的十大人物

  1布什  George W. Bush  成也反恐敗也反恐

  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襲擊重創了美國,也成就了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9·11”之後,美國國內同仇敵愾,時局呼喚的強硬總統形象和布什的牛仔作風一拍即合,便演繹出以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為表現形式的反恐戰爭。可以說“9·11”給美國送來了“布什主義”,這是“9·11”後布什支持率一路攀升的根本原因。布什從上台伊始的弱主形象,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帝王總統”。

  但是反恐戰爭久拖不決,讓美國付出了沉重代價,也令布什的形象急轉直下。更糟的是,就在布什離任前夕,美國爆發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批評者指出,布什一直反對政府監管的立場對這場房貸和金融危機的蔓延難辭其咎。

  如同2000年大選後他的總統地位受到質疑,布什的8年任期一樣充滿爭議。曾經是歷史上民意認可率最高的美國總統,同時也是離任時民意認可率最低的總統之一。關於布什的爭議仍在繼續,但是反恐戰爭和金融危機對世界的改變則不可逆轉。

  2  普京  Vladimir Putin  以強權拯救俄羅斯

  當葉利欽把俄羅斯帶向新的政治體制,也把俄羅斯帶進了災難。而普京用強權收拾了這個爛攤子,為民族重新找到了自信。普京2000年當選為俄羅斯總統,2004年以高支持率成功連任。2008年從總統轉變成總理的4之後,2012普京又以超高支持率重返俄羅斯總統寶座。

  他用非凡的毅力與強硬的風範將這個正在迅速衰落的國家拯救了出來。通過巨額能源收益重振俄羅斯經濟,還清巨額外債、重建軍力、重新在國際事務上發揮強大影響力。

  正如2008年普京離開總統之職前最後一次對記者們的告白:“我深信,我絲毫無愧於兩次選我當總統的俄羅斯人民。整整8年了,我像奴隸一樣從早到晚地勞作,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力氣。我滿意自己的工作!”

  3  拉登 Osama bin Laden “9·11”震驚世界

  2001年,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讓本·拉登成為世界焦點人物,他所代表的國際恐怖勢力向世人展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邪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讓強大的美國不堪一擊。從此,國際恐怖主義在全球大行其道。從印尼度假勝地巴厘島到馬德里火車站,從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第一中學到埃及紅海旅遊勝地沙姆沙伊赫,恐怖襲擊無處不在,世界彷彿被籠罩在恐懼的黑影之中。

  急於為“9·11”復仇並希望世人迅速恢復對美國政治和經濟信心的布什政府,實行先發制人戰略,在全球範圍內發動反恐戰爭。2001年10月7日,美國對庇護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但本·拉登卻狡猾地逃脫美軍圍捕,從此再無影蹤。2003年3月20日,美國又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與本·拉登相勾結為借口,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但事後證明,伊拉克既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基地”組織也沒有聯繫。

  反恐戰爭打了8年,美國非但未能通過戰爭徹底摧毀恐怖分子巢穴,反而令中東和北非滋生出不少新的恐怖主義。雖然有多名基地組織頭目被美軍擊斃或俘獲,但是“基地”卻從一個恐怖組織轉化為一種“精神信仰”,頑固地影響著大批極端分子,而且派生出各種變異的分支。

  雖然拉登2011年5月1日被美軍在巴基斯坦擊斃,但是他帶給美國的恐懼並沒有隨著他的死去而消失,而他旗下的基地組織也仍然時刻威脅著美國乃至世界的安寧。

  4  薩達姆 Saddam Hussein  美國的一顆戰略棋子

  2003年3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將薩達姆趕下了台。薩達姆政權曾經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正是在美國的縱容下,薩達姆不斷坐大,成為海灣強人。但是薩達姆不聽話,不甘心成為美國控制的棋子,於是布什兩父子用兩場戰爭教訓這位曾經的盟友。

  對薩達姆是支持縱容,還是軍事打擊,美國都是從其霸權利益考慮的。薩達姆的一生可謂轟轟烈烈,曾經縱橫捭闔,然終究難逃淪為美國戰略棋子的命運。

  5  奧巴馬 Barack Obama  美首任黑人總統出手力挽狂瀾

  2008年11月,“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成就了奧巴馬入主白宮的夢想,他也由此成為美國首任黑人總統。不僅是美國民眾,全世界都對奧巴馬的上任期望頗高。如何收拾布什留下的爛攤子,如何盡快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困境以及如何融入危機之後的國際政治經濟新體系,是擺在奧巴馬面前的嚴峻挑戰。他所處的國內國際局面決定了他不可能“混日子”,因此其結果,要麼挽狂瀾於即倒,要麼與美國共沉淪。

  就任總統後,他全面實施恢復美國經濟的經濟復興計劃,軍事上主張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並向伊斯蘭世界表示友善而非以武力相伴,還和核武大國俄羅斯簽署削減核武器的《布拉格條約》。

  2009年年10月9日,獲得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11月6日,第57屆總統大選中,奧巴馬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成功連任,繼續引領著美國復興夢。

  6  默克爾   Angela Merkel  全球最有權力的女性

  2005年11月,默克爾首次當選德國總理,打破了歐盟男性首腦一統天下的局面。在美國《福布斯》雜誌的全球最具權勢女性排名榜上,默克爾從2006年起連續四年蟬聯第一。

  作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的領袖,默克爾提前將德國經濟帶出衰退,今年第二季度已經實現正增長。9月的成功連任,更是鞏固了其歐洲最具影響力領袖之一的地位。

  7  金正日  Kim Jong-il  攪動朝核問題僵局

  在世人眼中,朝鮮領導人金正日不乏神秘色彩。他不喜歡拋頭露面,卻每每引來猜測和議論。其實,在與他接觸過的韓國政治對手眼中,這位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果斷、靈活、務實、幽默。

  金正日要帶領朝鮮從美國的封鎖中實現突圍,但是在六方會談的框架中朝核問題久拖不決。2006年10月9日,以美國金融制裁為由,朝鮮進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試驗。聯合國安理會隨後通過第1718號決議對其進行更嚴格制裁。此後幾年,六方會談停停談談,直到2009年4月,朝鮮宣佈退出六方會談重啟核設施,朝核問題再陷僵局。

  隨後朝鮮又以試射導彈等強硬手段施壓美國,以實現直接與美談判的目的。這一次,金正日的策略似乎奏效,從克林頓的朝鮮之行可以看出,在這一輪的較量中,朝鮮無疑取得了先機。然而,先棄核還是先建交,朝鮮和美國的討價還價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上演。

  2011年12月17日,被譽為朝鮮“21世紀的太陽”的金正日因心臟病突發在列車上去世,享年69歲。他的繼任者金正恩開始嶄露頭角。

  8  潘基文  Ban Ki-moon  面對艱辛一往無前

  “面對艱辛,我會一往無前。我為能夠履行聯合國秘書長的職責誠惶誠恐。”2007年1月走馬上任的潘基文今年7月訪問中國時如是評價過去兩年多任職聯合國秘書長的感受。

  有人戲稱,聯合國秘書長是世上最大的“官”,也是最難當的“官”。作為由192個國家組成的超級機構的掌門人,秘書長必須耐心地在錯綜複雜的利益和主張中尋找交集和妥協點,竭力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潘基文對於自己任職聯合國秘書長的表現不做評價。“我現在的任務就是繼續致力於地區和全球問題,如氣候變化、食品安全、疫情暴發等等。但沒有成員國的全力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將一事無成。”

  9  伯南克  Ben Bernanke 強力阻止美國金融危機

  2009年7月,一項針對全球投資者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與其他國家央行行長的較量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得到了最高的評價,被認為是對抗金融危機的第一人。

  投資者認為伯南克制訂了激進的金融救助方案,強有力地阻止了金融危機變得更糟。雖然其應對危機的方法並非十全十美,卻成功地避免了美國經濟崩盤。

  批評人士則認為,伯南克應在本世紀稍早即發現房市和信貸泡沫,並採取先期措施削減這些泡沫。但是通過動用美聯儲一切可用工具及一些他在倉促間設立的機制來應對這場風暴,伯南克終於還是贏得了金融市場的尊敬。

  10  蓋茨  Bill Gates  兩次改變了世界

  比爾·蓋茨兩次改變了世界:前一次發生在上個世紀,他以軟件推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後一次發生在本世紀,他拯救了無數生命,也改變了世人對財富的觀念。

  蓋茨用30多年的創業,不僅打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軟件巨頭微軟公司,連續多年奪得了世界首富的桂冠,他還成為了整個高科技產業的神話。正是他把IT軟件推向極致,從而將當代全球經濟引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更讓人讚歎的是,比爾·蓋茨用長達七年的時間,投入超過300億美元(佔他資產的一半以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慈善事業:比爾·蓋茨與瑪琳達基金會。儘管該基金會在2008年資產損失20%,但2009年1月蓋茨仍然宣佈,基金會本年度資金投放不減反增,將提高至38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於發展中國家的重要疾病研究。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