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鄯善驚現我國最大侏羅紀恐龍化石

  1.6億年前,這裡絕非目前的模樣:荒涼戈壁,寸草不生。那時這裡一定植被茂盛,水澤盎然,生機勃勃。許多樹木高達二三十米,因為生活在這裡巨大恐龍的長脖子就是為了能夠到高高的樹葉或球果的。

  近日,吉林大學孫革教授率領的科考隊在新疆鄯善縣七克台地區荒漠1.6億年前的地層裡,發現了我國大的侏羅紀恐龍化石,僅挖掘出的三分之二股骨就有1.5米長,據此推測,該股骨長度應超過2米,恐龍身長將達35米,體重30噸,屬侏羅紀巨型晰腳類恐龍

  2007年,孫革教授曾率隊在這裡首次發現世界上大的侏羅紀恐龍足跡群,長達百餘米,震驚了世界。當時,孫革教授就曾預測,如果以此為點,在兩側延伸開來繼續發掘,很可能會有更大的驚喜——不止是恐龍足跡,還有可能發現恐龍化石。2009年他果然在附近發現了可能存在大型恐龍化石的線索。今年4月終於有了這條恐龍化石的出現。孫革教授再次預言:這裡很可能是一個龐大的、富有生機的恐龍家園。

 

  這次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保存相對完整,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在同一個地區相繼出現,相當罕見。由此證明,吐魯番地區盆地中央在侏羅紀晚期氣候溫暖濕潤,屬於河湖地帶,生態環境更有利於恐龍的繁衍與生存。

  孫革教授介紹,判斷恐龍的大小,主要看股骨的長短。我國曾發現的侏羅紀巨型晰腳類恐龍中,大的要數四川的“馬門溪龍”,還有雲南的“川街龍”等,但它們的體長也僅有20多米。“馬門溪龍”的股骨是1.46米,而七克台的這只恐龍的股骨才看到三分之二,就已經超過1.5米。

  科研人員已經發現了這只恐龍的全部脊髓骨,總共12根。還發現了兩根頸骨,每根都超過1米。科研人員估計,再向前挖還會發現頸骨,因為這只恐龍和其他侏羅紀巨型晰腳類恐龍一樣,都是有“長脖子”的特點。雖然目前還未發現恐龍的頭部,但科學家們似乎對此很有信心。因為從目前來看,保存是連續的。

 

  這只重達30噸的龐然大物,是一隻晰腳類的植食恐龍,需要吃大量植物。科學家在此附近還發現了瓣鰓類化石和魚類化石。由此推斷,這裡河湖密佈,有茂密的森林。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