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艾桑彗星能帶來彗塵雨嗎

  根據史威福觀測衛星的觀測結果,即使遠在木星軌道附近,艾桑彗星仍以每分鐘5萬1000公斤的速度將大量塵埃物質拋入太空中;因此可以想像當彗星愈來愈靠近太陽時,從彗核拋出的物質量將會更多。這些物質多半集中在彗星軌道上,形成所謂的彗星碎屑流(debris stream),之後會隨著時間慢慢擴散。

  艾桑彗星(C/2012 S1(ISON))可能在11月底以非常近的距離掠過太陽表面,總亮度預估可超過金星而達肉眼可見的地步。

  根據西安大略大學流星雨專家Paul Wiegert利用電腦模型演算彗星拋出的塵埃團塊運行軌跡的結果,當地球於2014年1月12日穿越艾桑彗星的軌道時,會遇見這些被拋棄在彗星軌道上的大量物質,屆時地球上的人們將會迎來一場流星雨。

 

  根據Wiegert的演算結果,這個彗星碎屑流中主要是由極細的塵粒組成,塵粒直徑不超過幾微米,被溫和的太陽輻射壓推動,以每秒56公里的速度撞向地球。由於塵粒非常細小,所以地球的上層大氣會很快地就讓這些塵粒減速,甚至停下。因此這些塵粒並不會與地球大氣摩擦生熱而燃燒形成慣見的流星閃光,而是會溫和地從地球上空漂浮而下。所以,別期望會看見一場流星雨或什至流星暴景觀,因為或許那將只是一場眼睛不可見且緩緩降下的彗塵雨。

  Wiegert表示,如果真的會發生彗塵雨的話,可能會引起所謂的夜光雲(noctilucent cloud,NLC)。夜光雲是發生在地球極區上空約80公里高處的鐵青色冰晶雲。由NASA的AIM太空船取得的近期觀測資料顯示夜光雲的成因來自宇宙塵,即將微小的流星作為凝結核,讓水分子得以附著而形成冰晶,並進而在地球大氣層接近太空的邊界上集結成雲。

  雖然夜光雲的形成理論仍屬推測,但艾桑彗星或許可提供夜光雲成形的種子;若014年初地球極區出現鐵青色的波紋,那將是唯一顯示流星雨,正確來說應該是彗塵雨正在下的肉眼可見訊息。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