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個私人性質的研究團隊宣佈將嘗試復活已經升空36年的國際日地探測衛星3(ISEE-3),但在“建立通信成功”和“引擎啟動成功”的好消息傳來後,最新的情況卻不是那麼樂觀了。
該衛星的氮儲備可能已經耗光或流失到太空中,推進器在短暫啟動後又關閉。
如果無法重啟並變軌,那麼衛星將會沿著當前的路線與地球“分道揚鑣”,而人類重新利用退役航天器計劃中的第一步也只能暫告擱淺。
科學試驗中心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於1978年發射了ISEE-3,服役期間,這顆衛星主要負責研究日地環境及吹向地球的持續太陽風。
它不但是第一顆在日地之間第一拉格朗日點(L1)做以上研究的衛星,也是第一個與彗星相會並採集到數據的探測器。17年前,ISEE-3宣告“退休”,停止了各項科學運作。
這顆衛星主要負責研究日地環境及吹向地球的持續太陽風
但在今年5月份,一個由工程師、程序員和NASA退休專家組成的私人研究團隊,準備利用ISEE-3“重訪”地球的機會,再次接觸到這艘升空已達36年的老航天器。他們為此籌集到了超過15萬美元的資金。
如果真能成功激活並重啟該衛星,其“剩餘價值”將可提供廉價的空間探索服務,更為人類重新利用退役航天器鋪下了新路。
據美國科技博客媒體ArsTechnica、美國太空網7月14日(北京時間)消息稱,利用位於波多黎各島強大的阿雷西博天文台。
該團隊已在5月29日與ISEE-3重新建立雙向通信,也開始向衛星發送指令執行特定功能。
遨遊在太空的人造衛星
這是該衛星在與地球中斷聯繫十幾年後的首次“接頭”;而在7月初,該團隊宣佈成功啟動了衛星引擎——自1987年以後,這顆衛星還沒有被下達過引擎啟動的指令。
但現在,他們一度重獲對這艘航天器的“控制權”。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不過,最新的消息是該衛星無法變軌,因為推進器在短暫啟動後又再次關閉。
ISEE-3衛星使用的火箭推進器需要氮氣才能正常運作,但它儲備的氮氣可能已經耗光或流失殆盡。團隊一直在執行遠程故障排除工作,他們相信不是閥門故障或其他硬件問題。
如果還無法啟動並改變軌道,那麼這艘當年的“太陽探測器”,將沿著它孤獨的日心軌道一路遠離地球。團隊也將錯失當前時機,因為未來30年至40年間,它不會再返回到這個範圍。
按原計劃,在接觸航天器成功後,應嘗試讓ISEE-3返回到第一拉格朗日點
按原計劃,在接觸航天器成功後,應嘗試讓ISEE-3返回到第一拉格朗日點,在六月中旬左右工程師們就應將航天器的航向修正。
15萬美元、幾位工程師、程序員和NASA退休專家,這樣一支研究團隊將眼光投射到深邃的宇宙,要與和地球失聯多年的一位“老朋友”會會面——在這樣一個“對巨額實驗經費的渴求已削弱了科學界的理想主義氛圍”的大科學時代,這群人單純地為了樂趣而探索,這正是科學最本源也最強大的動力。
ISEE-3重返第一拉格朗日點的過程並不順利
雖然讓ISEE-3重返第一拉格朗日點的過程並不那樣順利,但我們仍然為這樣的科學精神所打動。畢竟,航天器有退休年齡,而求真與探索的腳步將永遠年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