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們會是什麼樣子?據美國媒體10日報道,上週末開播的《國家地理雜誌》節目根據著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的推論,用電腦動畫的形式揭示人類“外星鄰居”的生存狀態。
這是霍金繼提出“人類千萬不要和外星生物接觸”的警告後,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像中的外太空生物的具體形態。這位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設想外星生物存活在四種星球上,不同的環境孕育出不同形態的生命。
1、食草動物像吸塵器
在霍金的宇宙中,火星、月球等類地行星上生活著兩隻腳的食草動物。它們能利用吸塵器般的巨型嘴巴從岩石的縫隙中吸食食物。類地行星上還存在類似蜥蜴的食肉動物,雙方偶爾爆發獵食大戰。
2、外星水母吸收閃電能量
土星和木星屬於充滿氫氣和氦氣的氣態行星。霍金認為,氣態星球上可能存在水母狀的巨型浮游生物,它們像吹脹的小型飛船那樣漂在氣體中,以吸收閃電的能量為生。
3、生活著遊牧民族
除了在各個星球上土生土長的生物外,霍金還相信宇宙間存在著漂浮的生命體,成群結隊地游離在星球與星球之間,屬於外星生物中的“遊牧民族”。它們會以人類難以想像的技術飄進“蟲洞”,霍金認為,這些生物可能用猶如行星般大的“收集器”吸收各個星球的輻射能,進而獲得能撕破“蟲洞”穿越時空的巨大能量。
4、海洋生物似墨魚會發光
木衛二“歐羅巴”等液態行星上則可能有類似墨魚的海洋生物存活在冰層底下的深海溫水區,它們也許有類似地球深海生物的特性,比如身體能發出冷光,或者依靠“深海熱泉”創造出的食物鏈生活。
所謂的深海熱泉有“海底綠洲”之稱,就像地球噴泉那樣,混合著礦物質和化學物質的熱水從海底縫隙冒出,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5、長毛獸抵禦 零下150℃低溫
霍金相信,即使在平均溫度達到液氮(比零下150℃還低溫)水平的星球上也有可能存活生命體。生物要在這種極寒星球上生存,它們的有機器官和生理構造必然與類地星球上的以水為生命線的生物截然不同。
從理論上講,如果極寒星球上的生物能獲得支持生物活性的能量,即使在這種極低的氣溫下,仍有可能存活生命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