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中的“湖中怪獸”是不少人熱衷談論的話題。不論是在尼斯湖,還是長白山天池和喀納斯湖,這些“動物”的每一次“神秘現身”總會引起自然愛好者的關注。然而,科學家斷言,地球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謂的“湖怪”。
俄貝加爾湖
所謂的“怪獸”無法繁衍
正在參加中俄貝加爾湖綜合科學考察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教授陳毅峰說,這個水怪如果要存在的話,它必須要有一定的種群、數量他才能夠繁衍,如果說作為種群而不是單位個體,那被人碰到或者說捕捉的機會很大,而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這樣的一個證據。
長江的白鰭豚
按傳聞中的描述,“湖怪”是指湖泊地區不為人類所知的大型哺乳動物。實際上,很多河流和湖泊中的確生活著一些哺乳動物,其中比較知名的有長江的白鰭豚、江豚和俄羅斯貝加爾湖的環斑海豹等。
據介紹,原本生活在海洋或陸地的哺乳動物進入湖泊,逐漸適應環境,並作為新物種繁衍至今,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傳聞中“怪獸”若隱若現,行蹤不定。
據此可以判斷,在一些地區“現身”的“怪獸”在數量上應該極為稀少。而按照生物學常識,在相對獨立的環境中沒有形成種群的動物是絕對不可能繁衍的。
湖泊
“湖怪”事實上並不存在
陳毅峰教授說,同一區域內,動物的體積越龐大,它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就越高。湖泊中的大型哺乳動物位於金字塔食物鏈的最頂層,需要大量魚蝦等食物。
哲羅鮭
另外,專家還認為我國喀納斯湖和長白山天池面積相對較小,且形成時間較短,並不具備所謂“怪獸”生存繁衍的客觀條件,喀納斯湖這些魚怪的傳聞,有可能就是哲羅鮭,這種魚它的一個集群的活動,在繁殖季節,要進行卵產的雌雄混合在一起,相互之間跳躍成群,從遠處看,看到的是一個黑影在做游動,而且可以發出很大的水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