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浩翰的文獻中,也曾有過許多不明飛行物的記載。1660年,飛碟也曾出現在廣州上空並低空飛近民居。
據《南海縣志·雜錄》和《南海縣志》卷四記載:“順治庚子(1660年),廣州有白鏹數錠飛於空中,自南而北。有方將軍者焚香拜之飛下近簷,孩童群笑之,竟復飛去。有為之賦《飛鏹行者》”。
“白鏹”即古代銀錠。銀錠是指用白銀按必定的形狀和份量鑄造成的塊狀物,就形制而言,銀錠可分為船形、條形、餅形等形狀。其間船形、餅形銀錠與現代報導的“UFO”外形極為類似。在飛機沒有面世的時代,廣州人不知蒞臨廣州的空中飛行器為何物,故據其色彩外形特徵,將其稱之為“白鏹”(銀錠)。
筆者以為,“白鏹”即現代人所稱之“飛碟”或“UFO”。它獨往獨來,既不監犯,也不避人,飛近屋簷見“孩童群笑之”,並沒侵略孩童,而是“焚香拜之”。當然,訪問過廣州的UFO終究為何物?這個謎只要在現代的飛碟之謎掀開今後才幹有最終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