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於古埃及人如何搬運巨大石塊建造金字塔迷惑不解,現在他們發現其中的秘密在於潮濕的沙子。現在科學家現揭曉了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秘密。
金字塔巨石搬運之謎揭開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人員稱,為了建造金字塔,古埃及人必須在沙漠上搬運巨大石塊和大型雕像。科學家複製了當時古人的技術,發現潮濕的沙子才是搬運巨石的關鍵因素。
古埃及人將沉重的石塊放在滑橇上,工人在沙漠上牽引它們。目前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很可能古埃及人在滑橇前鋪設一層潮濕的沙子。
金字塔的巨石可不是天然形成的
實驗證實沙子中適當的潮濕度可提供滑橇所需的牽引力,為了測試這一理論,物理學家建造了一個實驗室版的埃及滑橇。
他們發現所需的沙子所含水分決定了牽引力和沙子硬度,使用一個流變儀測試沙子硬度,證實需要多少牽引力能夠變形一定數量的沙子。
巨大宏偉的金字塔
實驗顯示,滑橇移動所需牽引力與沙子硬度成反比,適量水分潮濕沙子的硬度是乾燥沙子的兩倍。這就意味著,潮濕沙子鋪設在滑橇前所需的牽引力較小,也就更容易地移動滑橇上的重物。同時,鋪設的沙層數量適當,不能在滑橇前產生沙子堆積。
據悉,一張古埃及圖畫顯示古人也懂得這一技巧,在Djehutihotep墓室發現的一張壁畫中,一位男子站在滑橇前方,在滑橇移動正前方的沙子中澆灌水。
看來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是這樣的聰慧了。
探秘金字塔內部之謎:竟然能保鮮牛奶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十大謎團之一,對於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埃及人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相比較於其外觀,更多的神秘卻在金字塔內部,你都知道金字塔內部有哪些秘密嗎?
金字塔裡面的木乃伊倒是不奇怪,奇怪的是金字塔的比例和現在的一些著名數學定理竟然相吻合,而且金字塔是由快樂的人建立的,金字塔內部的保鮮功能很強大
一顆生銹的釘子放在裡面,一天過後,會發出它應有的光芒,它的銹也不見了,一杯牛奶放進去,會長久的保鮮,如果是人,那就會長壽,但有時卻會遭到詛咒,立即死亡!
金字塔內部
所以,金字塔始終是一個神秘古老的地方,它永遠是一個奇跡!
金字塔內部比例和現在的一些著名數學定理竟然相吻合你知道嗎?
金字塔外壁石頭的精妙
這座大金字塔的最驚人之處應是其方位吧!因為其各個稜線都極正確地面向東西南北,各方位的誤差也都在5分(1分是I度的六十分之一)以內。
雖然卡夫拉王和門考拉王的金字塔方位,也面向東西南北,但總不及大金字塔來得準確。
埃及金字塔內部其水平的準確度也令人震撼。因為其誤差僅1.5英吋(約3.8厘米),即使是現代的建築也難以與其媲美。
建築上最值得人感歎的,大概是外壁石頭的精妙吧!因為這些石頭都很像藝術品般地,緊密地重疊著,其空隙小得甚至無法放入一根頭髮。
再者,埃及金字塔內部就其力學構造的巧妙,大金字塔並非是將近300萬個石頭直接堆砌成四角錐型。
因為若構造如此單純的話,那麼只要其中的一部分崩塌,就會因過於笨重,而全都崩壞了。
為什麼埃及金字塔內部沒有倒塌,支撐大金字塔的,是類似樹木年輪的內部構成。
正如硬層與軟層交互的年輪一樣,大金字塔的內部,也是由稱為扶壁的硬體構造和填塞其空隙的填石層所組合而成的。
埃及金字塔內部力學構造巧妙
最內側有支撐塔頂重量的扶壁,外側則在一定的間隔中,配置上扶壁,外側的扶壁稍向內傾斜,這是為壓住填石向外側傾倒之力的。
胡夫王及另外二位國王的金字塔,在建造時其表面都為乳白色的石灰岩所覆蓋,每當太陽照射,就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卡夫拉王的金字塔
不過,由於13世紀時發生大地震,所以使得一部分崩落,而這崩落的部分也被拿去當作上好的建材。
因此今日我們所見到的只是些生硬突出的樓梯狀石頭(卡夫拉王的金字塔的上方1/4處還剩有其中的一部分)。
即使大金字塔外側的石頭完全崩塌,但大金字塔仍屹立不搖,其原因就在於採用巧妙的扶壁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