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人類送上一顆小行星, 本世紀30年代將人類送上火星。4月25日,宇航局公佈了這兩項登陸計劃的新細節。
按照計劃,宇航局將執行一項任務,引導一顆小行星進入月球軌道,而後派遣宇航員登陸。
在此之後,宇航局會讓這顆小行星充當一個測試前哨和中途站,最終實現登陸火星的夢想。
目前,火星登陸任務所需的深空火箭、太空艙以及基礎設施的關鍵組件的研發已在進行當中。
在一場聽證會上,宇航局的人類太空探索計劃負責人向參議院的一個小組委員會表示,本世紀30年代實施載人火星任務的計劃已經在籌劃當中。
宇航局25日表示:“我們的下一步是探索深空。屆時,宇航局將實施一項機器人任務,捕獲一顆小行星而後將其引入月球軌道。
本世紀20年代,宇航局將乘坐獵戶座飛船對這顆小行星進行勘測,而後將樣本帶回地球。
此次在低地球軌道以外太空區域進行的載人太空飛行任務將幫助宇航局測試新系統和新技術,例如太陽能電動推進系統。我們需要借助電動推進系統運送貨物和執行載人任務。”
美國眾議院的一個小組委員會最近批准了一項法案,准許宇航局引導一顆小行星進入月球軌道並派遣宇航員登陸,隨後將這顆小行星作為一個測試前哨和中途站,實現奔赴火星的夢想。
宇航局表示:“在2018年財政年度,宇航局強大的‘太空發射系統’火箭將讓這項起到‘試驗場’作用的任務成為一種可能,用於測試一系列新技術。
載人火星探索任務將借助獵戶座飛船以及進化版‘太空發射系統’火箭實施。‘太空發射系統’將成為有史以來功率最大的運載火箭。”
作為火星探索路線圖的一部分,宇航局將確定任務成本以及具體細節,而後將報告遞交國會。
宇航局副局長比爾-格斯滕邁爾對參議院商務、科學及交通附屬委員會的委員會表示,宇航局仍計劃在2017年實施一項無人探索任務,測試“太空發射系統”火箭和獵戶座多功能載人飛船(將搭載宇航員奔赴火星)。聽證會後,委員會批准了宇航局的要求。
上周,宇航局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固態火箭助推器的航空電子設備測試工作,此舉旨在為2014年末進行的“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測試做準備。
此外,相關聲學裝置的測試也在進行當中。格斯滕邁爾對參議員們表示:“這個硬件正在製造之中,能夠為火星之旅鋪平道路。我們的目標是在長期內對太陽系進行載人探索任務,包括登陸火星在內。”
此次聽證會名為“從這到火星”,概述了正在規劃中的太空任務,這些任務是長期太空飛行的組成部分。
格斯滕邁爾說:“借助於我們正在研發的技術,我們能夠遠征多個目的地,最終登上火星以及其他星球,為人類在太陽系其他星球上建造永久性居住地打下基礎。”
據格斯滕邁爾透露,宇航局計劃登上一顆近地小行星。他說:“宇航局將使用‘太空發射系統’火箭和獵戶座飛行執行一項名為‘小行星改道’的人類探索任務,所探索的太空區域與過去執行的任務相比距離地球更遠。
任務中,我們將與一顆小行星進行點會合,引導小行星進入月球軌道而後派遣宇航員登陸。
宇航員將對這顆小新星進行勘測而後將樣本帶回地球。讓太陽系的一個天體按照我們希望的用途移動將允許我們瞭解讓人類進軍太陽系其他區域所需的技能和技術。這是一份令人敬畏的聲明。”如果美國國會繼續削減宇航局的預算或者其他國家計劃探索月球,迫使美國政府出於安全考慮改變路線,宇航局雄心勃勃的載人火星探索任務將推遲或者停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