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空間局研製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成功被科學家“喚醒”,該飛船將對為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進行詳細調查,並且在該彗星上登陸。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於2004年發射,任務時間已經達到10年之久,過去的三年內,科學家將羅塞塔號調整為休眠狀態,經過數個月的喚醒準備後,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成功甦醒!
現在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距離地球大約八億公里,科學家剛剛收到來自遙遠探測器的信號。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造價達到10億英鎊(約合16.4億美元)。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為了節約電能進入了休眠狀態,這是行星際探測器長時間空間飛行的保證,可以節省大量的電能。
格林尼治時間18:18,探測器的甦醒後的第一個信號被科學家捕捉到,數據顯示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上的設備仍然處於正常工作的狀態,該探測器造價達到了10億英鎊。
在多個社交網站上,“Hello World !”成了一個熱門的詞彙,代表著羅塞塔號的甦醒。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通過行星引力場進行加速。
將近十年之久的空間飛行使得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調查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道路非常“曲折”,事實上八億公里的路途並不遙遠。
科學家設計的飛行路徑使用了多顆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探測器迄今已經多次在行星系統中折返,通過地球和火星的引力場加速,這也被稱為“引力彈弓”。
通過行星引力場加速可以節省燃料,這也可以降低探測器的成本,但是需要付出時間的代價。
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上可能存在有機物質。
抵達八億公里外的宇宙空間,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就會開始降低,處於冬眠狀態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程序來開啟儀器,並且慢慢熱身。
在第一個信號傳達之前探測器進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慢熱,之後的45分鐘進行了信號傳輸的工作。探測器的控制中心位於德國的達姆施塔特中心,成功甦醒後科學家將測試菲萊登陸器的具體情況。
今年11月,菲萊登陸器將登陸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並且拍攝彗星表面的全景圖像。
彗星演化的調查可揭開太陽系起源之謎。
科學家希望通過羅塞塔號任務瞭解關於彗星演變的具體情況,由於彗星與太陽系的起源有著非常大的關聯。
來自於太陽系邊緣的冰封天體記錄了太陽系形成的奧秘,因此通過彗星研究洞察關於太陽系起源之謎。
羅塞塔號任務的電力來源為太陽能電池板。
羅塞塔號任務只有太陽能電池板,沒有搭載放射性同位素電源,因此電能完全依賴於15米長的太陽能電池板。
在今年晚些時候,科學家將尋找彗星上合適降落的位置,並對彗星表面物質進行採樣。
如果我們能發現彗星上存在有機物,那麼也有助於地球生命起源的解釋。
先進的“魚叉”裝置可固定菲萊登陸器。
在降落彗星時,科學家設計了一套先進的“魚叉”裝置,可以讓著陸器牢牢穩定在彗星表面,防止在微重力環境中失去控制。
彗星表面的地形非常複雜,需要更高精度的著陸系統和精確地飛行控制技術,飛船將自動對彗星表面崎嶇的地形進行識別。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任務示意圖,2011年至2014年間,探測器屬於休眠狀態。
2014年1月時探測器開始甦醒,到了2014年11月開始著陸彗星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