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歐空局普朗克空間望遠鏡繪製出詳細的“宇宙地圖”,這張全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分佈圖正改變著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宇宙從大爆炸誕生開始,演化過程最終朝向大撕裂發展,大撕裂意味著大到星系團,小到亞原子粒子都將被撕裂。
研究人員認為我們關注的是普朗克觀測數據是否解釋了暴漲過程,以及該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當前的暴漲理論稱宇宙大爆炸後在真空負壓能的作用下發生了難以想像的膨脹,這是宇宙學最基本的東西。
朝向大撕裂發展
但是這些數據還不能滿足科學家發現暴漲時期的作用機制。
如果暴漲過程如同一隻皮球滾落山坡,那麼在暴漲的初期其速度非常快,而後就逐漸放緩,但是我們並不清楚這山坡是否像一個碗,有一個漸進的放緩過程,或者這座山坡也可以像是陡峭的花瓶。
CMB分佈圖暗示宇宙演化如同在一個淺碗外側向下滑動,漸變曲線呈現凸型,對此,研究小組的人員認為大約有70%的凹模型都會被排除在外。
宇宙演化之謎
通過CMB地圖,科學家發現這是一個混雜多種宇宙命運的“通道”,比如“邪惡軸心”假說認為宇宙中存在一條軸線,其中隱藏了關於宇宙起源與演化之謎。
多重宇宙認為在宇宙之外還存在宇宙,為事件的發生概率提供了可能性解釋。
大撕裂宇宙論被認為是宇宙的最後命運,即便是亞原子微粒也會被撕裂,這表明暗能量作用下的宇宙將以這種方式終結,這揭示了由引力波起主導的時空漣漪貫穿於宇宙的整個演化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