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對太空探索事業來說,2015年又將是激動人心的一年。作為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彗星的一年,2014年將永遠被人銘記,而2015年或許將屬於冥王星(和其他矮行星)。新視野號探測船於本月開始接近冥王星,並將於七月到達距離這顆矮行星最近的位置,進行詳細的觀測。屆時我們將一睹這顆冰冷星球上包括山脈、火山和間歇泉在內的神奇景觀。今年三月,曙光號(Dawn)探測器將造訪谷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矮行星。谷神星同樣是冰冷星球,在冰凍的表面下方可能存在液態水,具有生命存在的潛力。
當然,這些並不是全部。羅塞塔號還將在這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吸引我們的目光,為我們帶來更多有關彗星的知識。儘管出現了火箭爆炸的悲劇,但私人航天公司還會繼續推動人類太空飛行的商業化進程。以上就是2015年的最令人期待的一些太空事件盤點。
近距離觀察冥王星
新視野號探測船已在太陽系中航行了近九年。1月15日,它將開始接近冥王星。目前,從有關冥王星的最清晰圖片上,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灰色星球。隨著新視野號七月到達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我們或許將看到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那裡可能存在著許多火山和噴湧水汽的間歇泉。
信使號的水星之旅
在環繞水星運行了近四年時間之後,信使號(MESSENGER)探測衛星的燃料即將耗盡。它的任務將在三月結束,但任務工程師設法利用氦“搾取”出了更多的推進燃料,使任務時間延長了一個月。信使號將飛向水星,在前所未有的低空拍攝圖片並採集數據,之後墜落在水星表面。
月食和日食
今年將有兩次月全食,分別是在4月4日和9月28日。如果你在北極附近,你還可以在3月20日拍攝到唯一的一次日全食景象。9月13日,在非洲和印度洋上空還會有一次日偏食。日出衛星(Hinode)在2011年拍攝了這張日食圖片。
大型強子對撞機
2012年,歐核中心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經過兩年的維護和升級,LHC將在三月份開始又一段為期三年的試驗,以期發現更多有關宇宙的信息。物理學家將LHC的能量提高到了13GeV,幾乎是上一次的兩倍。更強有力的碰撞很可能帶來更多的發現。
曙光號和谷神星
2014年,天文學家發現在谷神星上出現了水汽噴湧的跡象。谷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間小行星帶上的一顆矮行星,水汽來自火山還是冰塊昇華目前不得而知。科學家希望在三月份時揭開這個謎題的答案,屆時曙光號將抵達谷神星軌道。谷神星的體積有40%由水組成,是名副其實的水世界。
eLISA任務
歐洲空間局的引力波探測器“激光干涉儀空間天線”(eLISA)將是第一台位於太空,用於探測引力波的航天器。引力波是在黑洞並和等事件發生時產生的。圖中描繪的LISA探路者飛船將在今年發射升空。
羅塞塔號
羅塞塔號的科學任務才剛剛開始。今年夏天,它所環繞運行的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將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屆時,羅塞塔號將對這顆彗星在陽光照耀下引起的氣體和塵埃噴射進行研究。今年二月,羅塞塔號將進行一次飛越,它與彗星表面的距離會拉近到只有約6.5公里。
近地軌道飛行
SpaceX公司計劃利用天龍號太空船(圖中所示)進行更多的飛行任務,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和補給——包括畢格羅宇航公司研發的可擴展式載人艙。軌道科學公司將繼續嘗試,利用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將自己的天鵝座宇宙飛船運送至國際空間站。